项目管理过程与分工情况
职责划分
- 工作统筹: 陈镜霖
- 原型设计: 杨卓澎, 李世源
- 前端开发: 钟鸣洋, 李世源
- 文档和 PPT: 王一康
- 后端开发: 郑家耀, 尹仕程, 王宇, 陈镜霖
- 数据库开发: 尹凯旋
- 测试: 韦百强,
- 部署运维: 杨卓澎, 李世源
时间线
Week 1: 项目启动阶段 (5.8 ~ 5.12)
-
会议与规划:
-
启动会议
: 陈镜霖 项目分工
: 陈镜霖-
设计与选型:
-
核心需求出初稿
: 杨卓澎 技术栈调研选型
: 杨卓澎确定前后端开发框架
: 钟鸣洋确定后端开发框架
: 郑家耀
Week 2: 设计阶段 (5.13 ~ 5.19)
-
设计与文档:
-
UI主界面设计
: 李世源 提交完整需求文档
: 杨卓澎, 李世源系统架构出初稿
: 杨卓澎-
开发准备:
-
准备机器
: 陈镜霖 前后端接口协定
: 钟鸣洋, 郑家耀数据库选型
: 尹凯旋
Week 3: 设计转开发 (5.20 ~ 5.26)
-
架构与配置:
-
系统架构出正式稿
: 杨卓澎 前端开发环境配置
: 钟鸣洋后端开发环境配置
: 郑家耀服务器准备
: 陈镜霖-
后端与数据库:
-
设计后端模块
: 郑家耀 数据库设计与实现
: 尹凯旋
Week 4: 核心功能开发 (5.27 ~ 6.2)
-
UI 与界面:
-
提交完整UI设计
: 李世源 主界面开发
: 李世源, 钟鸣洋, 王一康-
核心模块开发:
-
用户管理模块开发
: 郑家耀 设备管理模块开发
: 尹仕程权限管理模块开发
: 王宇-
数据与测试:
-
准备测试数据
: 尹凯旋 数据库推送到服务器
: 韦百强单元测试
: 韦百强
Week 4 & 5: 功能完善与测试 (6.3 ~ 6.9)
-
完善与修复:
-
界面完善
: 钟鸣洋, 李世源 程序测试与功能补充
: 王宇, 尹仕程Bug修复
: 郑家耀, 尹仕程, 王宇-
文档与规范:
-
文档完善和规范化
: 陈镜霖
Week 5: 准备演示 (6.10 ~ 6.16)
-
演示准备:
-
准备展示PPT
: 王一康 MCP服务器开发
: 陈镜霖-
测试与部署:
-
Bug修复
: 郑家耀, 尹仕程, 王宇 打包部署
: 杨卓澎, 李世源集成测试
: 韦百强
Week 6: 项目收尾 (6.17 ~ )
-
总结与报告:
-
收集心得
: 全体成员 撰写报告
: 陈镜霖-
反馈与迭代:
-
结合反馈调整设计
: 杨卓澎, 李世源 结合反馈调整代码
: 李世源, 郑家耀结合反馈调整数据库
: 尹凯旋-
最终测试:
-
上线测试
: 韦百强
风险管理
在项目执行过程中,我们识别了以下主要风险并制定了相应的应对策略:
风险描述 | 可能性 | 影响程度 | 应对策略 |
需求理解偏差 | 中 | 高 | 1. 定期确认需求理解 2. 编写详细的需求文档并获得确认 3. 使用原型快速验证需求理解 |
技术难点突破 | 高 | 高 | 1. 提前进行技术调研与可行性分析 2. 制定技术备选方案 3. 适时寻求技术指导 |
进度延误 | 中 | 中 | 1. 合理规划任务与时间缓冲 2. 每周进行进度审核 3. 必要时调整任务优先级 |
团队成员配合不畅 | 低 | 中 | 1.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2. 明确责任分工 3. 定期团队建设活动 |
系统性能问题 | 中 | 高 | 1. 前期架构设计重视性能因素 2. 定期进行性能测试 3. 预留性能优化时间 |
质量保障措施
为确保项目质量,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:
-
代码质量管理
-
制定并遵循编码规范
- 实施代码审查机制
-
测试策略
-
单元测试覆盖核心功能
- 系统测试确保整体功能正常
- 用户验收测试确保满足需求
-
版本控制
-
使用 Git 管理源代码
- 规范提交信息格式
-
文档管理
-
建立统一的文档模板
- 定期更新项目文档
进度监控与报告
项目采用以下机制进行进度监控与报告:
-
日常进度跟踪
-
借助微信、飞书等平台,随时汇报进度与问题
- 使用任务看板可视化展示任务状态
-
周进度评审
-
每周日下午进行周进度总结会议
- 回顾本周完成情况,计划下周任务
- 更新项目燃尽图
-
里程碑检查点
-
每个阶段结束进行里程碑检查
- 确认交付物质量与完整性
- 必要时调整后续计划
项目变更管理
对于项目过程中出现的需求变更或范围调整,我们制定了以下流程:
- 提交变更申请,说明变更内容、原因及影响
- 项目经理评估变更影响(时间、资源、质量)
- 团队讨论变更可行性与实施方案
- 变更方案确认后更新项目计划
- 执行变更并追踪效果
团队协作与沟通
协作工具
- 代码管理:GitHub
- 文档协作:飞书文档
- 任务管理:飞书多维表格
- 沟通工具:微信群、飞书会议
会议机制
- 周总结会: 每周日晚上,用于总结本周工作、同步整体进度和规划下周任务。
- 线下任务对接: 每周一、周三的软件工程课上,进行面对面的任务沟通和具体工作安排。
- 技术讨论会: 根据开发过程中的实际需要随时组织,解决具体技术难题。
评论机制
- 为了方便进度监控以及功能维护,我们通过飞书文档提供的评论功能及时交流
- 在提交需求时,添加评论,提醒开发人员
- 在发现 bug 时,添加评论,方便及时维护
- 解决问题或者完成任务后,标记评论为 done,方便监控整体项目进度
飞书文档为团队协作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,成员可以随时在文档中圈点添加评论,提出问题:
项目成果与经验总结
项目交付物
- 完整的源代码与可执行程序
- 系统部署文档与用户手册
- 设计文档与技术说明
- 测试报告与问题清单
经验总结
- 技术选型应考虑团队熟悉度与学习曲线
- 敏捷开发方法在学生项目中的应用效果良好
- 持续集成提高了开发效率与质量
- 前期需求分析与设计的重要性
- 多模块协同开发中的接口规范问题